小北,位于广州繁华的市中心
四通八达,商超便利
也许现在在多数人的眼中
它已经变成了“巧克力王国”
提到它,大家更多会想起黑人、古龙水
但其实,这个我 曾经居住了14年的地方
是包容多元文化且充满老广氛围的净土
一草一木一拐角,无不蕴含着 老街坊们的浓浓情愫
所以,今天想跟你回到这里
回味这些记忆中的羁绊……
小时候问爸妈「有没有小南路、小西路或者小东路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小北范围很广,但针对「小北路」三个字还是一段渊源的:由于位于越秀山麓,道路穿过明清两代广州城的小北门,故此得名。虽然在民国7年由于治理水患,小北门被拆除,但「小北路」一直都在。
穿街过巷·探访小北花圈
// 旧北园社区
其实在老一辈人的眼中,提到小北,第一反应反而会是「小北花圈」。这里的一切真的很有广州本土文化气息。
这片区域必须要提「蟹岗道」。路口前的士多早已歇业了,和蔼可亲的婆婆我一直都还记得……
走进里面,裁缝店、五金店,还有底下这些老旧的房屋,看上去陌生又熟悉。
印象最深是的里面的石墙,它真的挺丑的,但也是这里最值得瞩目的地方,几年前还有人喜欢在这里打卡拍照。
以前玩捉迷藏的时候就最喜欢躲进朱紫寮,窄窄的通道,一穿进去却豁然开朗,有很多神秘的小角落。
走进这些老社区 ,像闯入了新世界。周围都很矮很窄很小,抬头看所有的建筑都可以尽收眼底。
我以前就住这,最高好像才8楼。虽然外面看起来很老了,但街坊们一般会在内部粉饰装修,有些楼房也逐渐开始安装电梯。
// 河涌
不得不说,这里实际也是古河道文溪的下游。看到河涌潺潺流淌,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东濠涌一部分。
一条直路过去便是17中,满满的校园气息。「勤奋坚毅,博学笃行」是这里的校训。
// 北园
“北郭宜春酒,园林食酒家。”还记得 拥有百年历史光辉的「北园」吗?虽现比不过旧时成为城中贵人热议的鼎盛时期,但也因时而变,多年来屹立不倒。
要是走进去你会被里面复古传统的园林景致而惊艳,古色古香,锦鲤游跃,灯火阑珊,室内是畅谈甚欢的食客。
// 越秀公园
这条要过几个红绿灯的马路永远都那么多人, 对面是越秀公园东门, 附近街坊经常去散步的好地方。
小时候我爸就经常带着我过来玩,想起出名的五羊雕像,甚是怀念。
// 九兜巷
走进越秀公园旁的「九兜巷」,映入眼帘:卖猪肉、卖菜的小店铺和老旧的楼房交织在一起,老城的市井气息。
这是老街坊们栖息的港湾,虽然房子看上去老,但这个地段的二手楼,可不是说买就买的。
// 应元路
右边一条都是应元路,往这边走就是纪念堂噢~
这家雪贝尔也是开了很多年,小时候西式饼铺比较少,我最喜欢去买猪仔包!太可爱了!
// 老香港饼铺
饿了图新鲜,随便在路上一家叫「老香港」的饼店买了50元点心,不得不说一点老广味也没有,而且没有性价比可言。
蛋挞皮很厚,蛋也不滑;奶酪中规中矩,比外面卖得稍贵;香芋酥和凤梨酥太硬了,甜得有些奇怪…甜甜圈还可以,但偏甜,吃上去软软的。可以说这次真的踩雷了!
// 小北酒家
这条路上面开了很多美食店,不断更替着。不过“小北鱼翅”各位街坊肯定很熟悉,现在已经改名小北酒家了~
// 丹桂里社区
自自然然就来到了丹桂里社区,还记得这个「登峰肉菜市场」,这可是小北花圈街坊买菜煮九大簋的食材天地。
前面有两家幼儿园、一家小学,接送放学的家长特别多……每次都要走到这个位置空间才相对多些……
我最记得的是差不多尽头的这家士多,卖玩具、零食,居然一直还开着呢。
// 法政路
我们还可以抄小路走法政路。 这些红砖楼房,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变。
现在这条巷子里面改成一个小公园,环境好了不少,超多人在里面散步。
这条石梯,十年如一日……以前走的时候总觉得很累,现在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醉心闹市·情迷小北
// 小北地铁站
是时候回到现在大家最熟悉的那处地方——小北地铁站。
周围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和步伐匆匆的路人 ,这个路口逢下班必塞车……但住在小北的话去哪儿都很方便,对比起地铁,这里的街坊会比较喜欢坐车多些吧。
而且这里吃的有很多,各种连锁店、小吃店、酒楼都有~记得我们之前也曾探索过新疆美食,真的大饱口福!
小北这条街,浓缩了整个广州的新疆美食!
再踏上这座有名的天桥,之前还很流行给非洲朋友拍照打卡的,不过现在经过整治之后干净宽敞了许多。
偶尔也会在小红书看到在这里出大片的超A po主。运气好的话,希望可以透过围栏看着缓缓开来的远方火车“呜呜呜……”在轨道开过,感受诗与远方。
在天桥上悄悄捕捉到那条传说中的「非洲村」,隐隐约约像是藏了另外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世界。
肇庆大厦附近都是一些异国、清真的美食,这些地方是那么的熟悉。
还有天秀大厦,除了承载着非洲老板的发财梦,也陪伴这里街坊无数个年头了……
// 环市中路
从这条永远没有红绿灯、通往麓景路的十字路口走下去,就在南坑东居民区附近。
这儿有一处潮人最喜欢打卡的涂鸦墙不知道你去过了吗?
从我小学的时候这面墙就是画满涂鸦了,是一些神秘的艺术爱好者创作的。上面的涂鸦会时不时更新,充满了个性和叛逆。拍照打个卡还挺酷的。一片生机活力。
这些修补鞋子的路边档,真的很有年代感,多年来这些手艺人一直坚持着他们的初心去修补旧物,还原它们最初的样子。
过马路对面的环市路小学,可是我以前的母校。现在门面早已改头换面,变得“金碧辉煌”。
// 北较场路
拐个弯就是北较场路附近,状元文具店、水果店、士多店,小时候在,现在也在。
记不记得“小蚂蚁书廊”,以前这里卖很多精品,但是质量很一般。但小时候就是很喜欢去买……现在这一带的店铺全都更新了~有吃桂林米粉的、卖早餐的,店铺也没有以前老式。
反而是过马路附近的饺子店和酒家全部都关门歇业,一片冷清。
瞄一眼对面的南坑西巷子,旧北园居委已经搬到这里来了,街坊办事都会来这里。
佛系觅食·番外探黄华
// 黄华路
相信很多外地的朋友会对「黄华路」不是很了解,但其实这也是住小北街坊常常去过去溜达的一条路,附近的警体馆更是各位街坊运动的好地方。
在广附对面一条小巷里面,「血泪洒黄华碑」道出了当初抗日战日寇残害无辜百姓的恶行,这块墓碑时刻让后人铭记苦难,哀悼纪念无辜丧生的百姓……
而附近的榕榕文具店,可是风靡中小学生。以前经常来买DVD、CD,买文具买礼物……现在已经开始卖上迎新年的物品了。
还有钟意零食!简直是小馋猫的天堂!以前老是在这里买按斤称的零食!
突然说到吃,出来怎么少得了探店?先去一家名叫黄华孖仔小食品的店铺里尝下濑粉吧~它就藏在这家新金城饼家的店里面~
黄华孖仔小食品(越秀区黄华路14- 5号)
这碗濑粉乍眼看上去有点素,只有榨菜和葱花,卖9块钱性价比一般。
试上一口还挺粘稠的,味道相对来说是比较清淡,濑粉爽滑度一般,实在是太少料了,没多大亮点,吃过即忘的口感……
但有人说这里猪肠粉不错!可惜去到已经卖光了,下次有机会再尝尝。
第二个想试的是这家重庆小面,看起来不错,主打面粉,去的时候可能不是饭点,人不多。但据说外卖也挺受欢迎的。
重庆小面(越秀区 黄华路14号之一首层3至5轴A至C房)
招牌牛肉面,小碗卖¥19。牛肉分量不算多,切成方形的颗粒状。
一口咬下去香嫩入味,~嗦上一口面!超有劲道。汤底有火锅底料的范,辣椒酱我觉得微辣就刚好,小碗也足够吃了!值得推荐!
吃完面粉,去喝完汤舒服一下~于是我选择这家张记!
张记瓦罐汤 ( 越秀区黄华路12号之一2层自编02房)
里面有超多的饭和汤供你选择,这个板栗排骨炖汤卖¥7,喝起来好滋润!
排骨即使煲汤了吃起来也有鲜味,板栗又爽又甜。汤的味道很浓看得出是真材实料!让人想再喝一碗!
来到这里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吃到阿姨牛杂……相信附近的街坊和同学肯定都有去吃,现在很想有人告诉我阿姨什么时候开档??等我下次再去探探。
不知不觉逛了超久……
深爱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
也见证着广州这些年来的飞速变化
一边重新遇见,一边勾起回忆
所有弥足珍贵深藏在心
关于小北这个地方
不知道你又有什么共鸣呢?
记得下方留言告诉我,你的故事…
– END –
编辑 = Kinney
摄影 = 阿 Bee
在广州
想知道哪里有好吃又便宜的
马上关注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