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人三百多年前的故乡:勒拿河(勒拿河)

鄂温克人三百多年前的故乡:勒拿河(勒拿河) 百度搜索“鄂温克”,你能查到鄂温克人是由于俄罗斯人三百年前东侵,才从勒拿河流域迁徙而来,《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中也对此有所描述,在勒拿河时期,鄂温克人有12

鄂温克人三百多年前的故乡:勒拿河(勒拿河)

百度搜索“鄂温克”,你能查到鄂温克人是由于俄罗斯人三百年前东侵,才从勒拿河流域迁徙而来,《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中也对此有所描述,在勒拿河时期,鄂温克人有12个氏族,经过俄罗斯的侵犯、部落的迁徙,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时期,只剩6个氏族了。这个勒拿河,在哪里呢?

勒拿河,外文名Lena,在现在的俄罗斯境内,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之一,也是俄罗斯的最大河流。它的源头在贝加尔湖西岸的大山之中,距贝加尔湖仅7千米,流往位于北冰洋拉普捷夫海滨的三角洲河口,全长4400公里,河流长度排名世界第9位,黑龙江名列第十。流域面积为24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8位。因此看,勒拿河是一条彻彻底底的大河。多数研究者认为勒拿河的名称来自古鄂温克语Elyu-Ene,意为大河。早在10世纪,中国辽国已派官员前往勒拿河地区考察。清代文献将其称为列拿河。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说到:“勒拿河是一条蓝色的河流,传说它宽阔得连啄木鸟都不能飞过去”。确实,勒拿河上游是蓝色的,在中游变得又宽又深。河的宽度达到1.6公里。沿右岸帕通高原的边缘流过时,勒拿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拐弯,在有些地方,河谷宽度增加到32公里。河流两岸风光无限,在中上游的勒拿河柱状岩自然公园,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据说著名的前苏联革命家列宁先生,就是游览勒拿河后改名字为列宁的,也就是勒拿。

《额尔古纳河右岸》还说到,那时的鄂温克使鹿部落是向朝廷进贡貂皮的,说明那时他们是向明、清王朝称臣的。从明1572年的地图来看,贝加尔湖一带,都是在中国控制下的,后来明朝势微,后金崛起,就是后来的清王朝。清朝疆域也有一个扩张的过程,由小渐大,在康熙年间,基本达到最大时期。遗憾的是,也是在这一时期,《尼布楚条约》签订,贝加尔湖、勒拿河部分的疆土被清王朝在战胜的情况下放弃了。大清朝廷曾提出以勒拿河为国界,以西归俄国,以东归清朝,额尔古纳河为界只是清朝最后的底线,但这个底线被俄罗斯人获知了,再加上清朝亟需平定准噶尔等原因,最终导致了这一份失土条约的签订。

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历史记录:17世纪前25年,俄罗斯人(主要是哥萨克)探险者来到勒拿河畔。他们在雅库茨克、日甘斯克、上扬斯克、扎希韦尔斯克和中科雷姆斯克建立过冬的地方和城堡,这里成了沙俄向亚洲东北部、远东和美洲西北部进发的前哨阵地。勒拿河右岸的雅库茨克城堡于1632年兴建,它就是后来的雅库茨克市,即现在的萨哈共和国(雅库特)首都,萨哈共和国现在是俄罗斯最大的行政区。也是在1632年,雅库特并入了沙皇俄国。因此,鄂温克人使鹿部落开始向南迁徙就应是在1575-1632年这一历史时期。现在的萨哈共和国还有鄂温克民族2万多人,占总人口的2.2%。

俄罗斯有一幅油画,名字叫《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作者是Vasily Surikov(1848-1916),这幅画描述哥萨克第一次开始向东方扩张,年份是1582年,正值中国明朝中期。叶尔马克是哥萨克首领,他被视为俄罗斯的民族英雄。他在西伯利亚的探索,标志着俄罗斯对西伯利亚地区扩张和殖民的开始。

早期,东西伯利亚这片土地是无主之地,因为这里人迹罕至,在当时的条件下,人类不适合在这里生存,进入这里的民族、部落均是游牧、游猎民族,夏季进入,冬季南迁。匈奴就是游牧民族之一。中国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大败匈奴,而苏武当年就是被匈奴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元朝时期是中国最大疆域的时期,理论上疆土最北到达北冰洋。明末清初,在帝国主义崛起并开始开拓殖民地时,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已经开始。如果清政府当时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以勒拿河为界,中国将凭添巨大的一片国土。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鄂温克人三百多年前的故乡:勒拿河(勒拿河)

Like (0)
Previous 2024年10月31日 上午8:49
Next 2024年10月31日 上午9: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