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说起老年人买保健品的事,不少为人子女的都感到头疼!劝父母少买吧,被父母说不孝顺,甚至可能引发矛盾!放任不管吧,可能浪费钱,更还担心贻误了老人家的病情。不少人左右为难,只好向相关部门投诉反映,寻求解决办法。可即便如此,各类售卖保健品的店铺却依然火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关注“老年人沉迷保健品”家庭的困扰。
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一些保健品店铺发传单、送东西,吸引老人进去听课。刚开始送鸡蛋、面,然后让老人听课,老人很容易上套。
杨女士称,她妈妈经过同村邻居介绍,特意从梅县区程江镇长滩村坐公交车到梅县区新县城一个保健服务部听课,时不时还花大价钱买回了吃的用的各种东西。
老人买回来的被子,据说有奇效,只要盖在身上可以降血糖降血脂,老人家很相信,两床被子买了2300元。
为何杨女士家的老人会如此沉迷保健品呢?为一探究竟,记者来到杨女士所说的这家保健服务部。不过,似乎发现有记者拍摄,店里出来一个男子把店里的卷闸门拉下,关了店门。
在多个市民投诉反映的梅城江北这家“专卖店”里,记者看到有多名刚上完课的老人有说有笑地走出店铺。一个坚持上课已有一段时间的阿伯称,自己有皮肤病,坐了这家店的保健“艾凳”后,病给治好了!到保健店坐“艾凳”不用钱,店家还会给大家讲保健知识,推销的商品除了“艾凳”外,还有奶粉。
此外,家住梅城江南的邓伯同样也因购买保健品遇上了烦心事!他说,自己今年79岁,之前在梅城一家保健品店里买过益生菌等产品,用着还不错。后来店里又介绍新产品,店家说免费给大家用,于是,邓伯便拿了这款免费的药品—“极草回元丹”回家试用。邓伯说,再后来,在去年六月份,他花了七千块钱又回购了这款保健品。
邓伯告诉记者,由于家里人不同意自己购买保健品,就跟店家协商了退货退款,对方也承诺给自己退款,没成想,到最后款项没退回来,自己还找不到对方人了!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跟邓伯来到梅城江南这家卖保健品的店铺,发现店面已被搬走。
记者多次拨打邓伯提供的店家联系电话,但却始终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梅江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
爱心时间
爱心时间
保健品市场,是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领域。记者走访梅城多家保健品售卖场所也发现,这些店铺大多打着温情牌,不少商家还会通过派送礼品等形式,让老人前来听课、体验,进而推销产品,达到购买的目的。
截至发稿前,记者从梅江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了解到,经过消委会介入协调,目前商家已经将货款退还给了邓伯!一直以来,保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也多有发生,是消费者投诉的一大热点,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权益该怎么样保障?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听听相关部门是怎么说的!
今天上午,由中共梅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行风热线”栏目在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特别节目,全媒体网络直播梅州315群众和企业关注热点,聚焦市场监管主责,助力苏区振兴发展。
针对一些商家利用会议、讲座等方式向老年群体营销保健品的情况,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罗颖安表示,从近几年查处保健品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带有虚假宣传、夸大保健品功效、包治百病、虚高价格的情况。建议大家购买保健品要擦亮眼睛。
此外,现场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罗颖安发布了2021年以来10宗行政执法和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及消费警示。
其中,十宗案件包括新型网络传销、销售过期药品、使用过期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等。
针对市民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多管齐下,共同发力。
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罗颖安表示,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畅通消费投诉渠道,消费者遇到虚假宣传,将及时受理、依法处理。还要通过媒体,宣传理性消费、提高大家的消费警觉性。
作为消费者,当您遇到霸王条款、货不对板等问题时,要坚决说不,及时与商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详情请关注今晚20:20梅州一套《民生820》
这3篇文章梅州人都在看
▶ 梅州发布最新防控建议!相关人员请注意
▶ 购买这类日常商品,市民要注意“扫一扫”!
▶ 今晨最低温-0.5°C!梅州雾凇美景震撼上线
温馨提醒:如果您的物品丢失了,可在《民生820》微信公众号菜单栏的 “失物招领”处查看,说不定您的物品已被好心市民捡到了!
“
欢迎转发,严禁转载!
民生记者
责编:叶蔚
编审:祖全
审核:展鸿、婉超
”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