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促进职业健康工作情况。
低风险地区是否还要全天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介绍,关于是否佩戴口罩,可以遵照一个原则,就是在通风条件良好并且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具体:一是在户外,比如公园、人比较少的街道、操场,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剧烈运动时尤其不能佩戴口罩;二是近期没有新发病例报告的低风险地区,其实我们在办公室、会议室、工地、学校,能够保持通风条件和相对的安全的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戴口罩。
但是, 有三种情况建议佩戴口罩:一是在一些比较封闭的公共场所,比如公共交通工具里、电梯、人多的公共场所里面;二是当人生病的时候,尤其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状要佩戴口罩;三是在特定的环境内,比如去医院。
市场监管总局:哄抬防疫物资价格,一查到底!
市场监管总局就近期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再度暴涨情况,组成专案组,赴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地严查中间商和生产厂家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斩断哄抬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的违法链条。
4月下旬,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前期线索摸排,查处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中间商、生产厂家哄抬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违法案件。经查,上海中间商马某通过空壳公司从上海某熔喷布生产企业低价获得熔喷布、纺粘无纺布,并高价倒卖累计获利600余万元。中间商余某某通过马某等多个渠道拿到货源后加价进行倒卖,累计获利300余万元。
上述案件违法情形复杂,当事人既有中间商也有生产厂家,既有企业也有个人;涉案产品既有熔喷布、纺粘无纺布,也有聚丙烯改性料。当事人违法手段隐蔽,参与哄抬炒作的上下游之间一般不签合同、不开发票,一些中间商与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借助空壳公司逃避监管。专案组联合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在公安机关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有效锁定证据,短期内立案调查9起典型案例。其中,广东江门某无纺布公司案对当事人罚没共计3270余万元。对涉嫌犯罪的4件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监管力度,对疫情防控期间哄抬价格、发“疫情财”的违法者严惩不贷、一查到底,全力维护市场秩序,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什么时候能用上新冠疫苗?
在16日晚复播的《开讲啦》中,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解答:“中国疫苗的研制走在世界前列,国内目前已经有三支疫苗批准上临床了。走在最前面的是陈薇院士所做的RNA的疫苗,一期一百零八例,已经评价完成。现在二期五百例,已经入组全部完毕。如果这期顺利的话,她就要开展第三期的实验。但是下一步的就是一个产能,就它的生产能力。就是疫苗成功了,我们是十四亿人口了,它的产能一般的疫苗大概只能供也就一千万人。一千万人太少了,所以我们会扩大产能。扩大产能也是有限的,也是有一个时间的。”
来源:浙江新闻、人民日报、《开讲啦 》、@小央视频丨编辑:浮笙
戳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