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氧疗的适应证、具体目标等细节我们真的掌握了吗?
作者:李鸿政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到底有多少住院患者是真的需要氧疗?我们给患者氧疗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氧气一开就万事大吉了?是不是 SaO2 越高越好?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近期一篇文章《规避高氧危害,规范目标氧疗》指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很多细节是我们工作中所忽略的,但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确定氧疗的目标值?
很多人以为 SaO2 越高越好,越接近 100则越满意。其实不然,因为当 SaO2达到100%时,PaO2(氧分压)可达到 100-500 mmHg(具体因情况而异),这种体内过高的血氧状态被称为“高氧血症”,特指 PaO2 超出 120 mmHg.“高钾血症、高钙血症、高钠血症、高碳酸血症”等等就听的多了,“高氧血症”还真没留意。严格来讲,氧气也是一种药物,过高的血氧状态是有害的,这点毋庸置疑,所以上呼吸机的患者一般要求 FiO2(氧浓度)不宜超过50%(请严格区分 SaO2、PaO2、FiO2 等概念),因为 FiO2 > 50% 会引起去氮性肺不张,还易导致氧中毒性肺损伤。
目前对 FiO2 的安全界限尚无统一界定,但一般认为,在 1个大气压条件下,长期 FiO2 低于 50% 是较为安全的。但高氧血症也可见于 FiO2 不太高的时候(30%-50%),按照上面的标准来说,这个 FiO2 应该是安全的,但这个 FiO2 也有可能导致 PaO2 大于 120 mmHg(高氧血症),故应该综合把握 FiO2、PaO2、SaO2 之间的关系。目前认为,除非患者特殊需要,应尽量避免 SaO2 监护达到100%,重症患者 SaO2 需要保持在 94%-98%,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维持在 88%-95%,伴高碳酸血症风险者 88%-92%。
如何看待高氧血症?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近期发表的文章《规避高氧危害,规范目标氧疗》指出:88% 的高氧血症事件发生时,没有对吸氧浓度进行调整,说明医务人员对高氧血症概念不清,危害认识不足,没有纠正高氧血症的意愿和行动。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量,也是很严峻的一个事实,我们处理低氧血症的决心和速度远远高于高氧血症。对高氧血症的忽视,且对有高碳酸血症的 AECOPD(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保持低流量吸氧,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导致很多没有吸氧指征的患者也在吸氧的现象很普遍。我们需要对这种现象引起高度重视。
高氧血症的危害
最为严重的是危及生命,多项研究证实患者病死率与高氧血症相关,高氧血症所致危害机制主要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也有研究认为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与高氧血症无明显相关。但不管如何,我们把 FiO2、SaO2、PaO2控制在目前认为安全合适的水平总是没错的。
高氧血症是医源性的,可控制和避免,临床实际操作时要求医生给氧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氧疗目标,不仅要关注氧流量,还要关注 SaO2 的范围。FiO2、SaO2、PaO2 并不是越高越好,还记得急性呼吸衰竭吸氧浓度的原则吗?确定吸氧浓度的原则是在保证 PaO2 迅速提高到 60 mmHg 或 SpO2(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达到 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 FiO2。这句话是金标准!PaO2 在 60 mmHg 以上就够用了,不需要刻意达到 100 甚至 150 mmHg 以上,不是越高越好,如果高了就降低 FiO2。按照上述标准,PaO2 超过 120 mmHg则为高氧血症,是有害的。
希望下次我们遇到高氧血症,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有所行动。
参考文献
[1] 曹洁、董丽霞、陈宝元。规避高氧危害,规范目标氧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年8月第38卷第8期
[2] 邱海波. ICU主治医师手册
[3] 内科学. 第八版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chenxiaoqing@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稿费:100-1000元
小编微信:xq152201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