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优秀父母必读(ID:jiaoyu22)
身体暴力、言语暴力、集体排斥……
很多时候,校园霸凌根本不是大人心目中以为的小打小闹。
而是一场从身体到心理彻头彻尾的欺辱,是一场终身难忘的噩梦!
01
身体暴力
澎湃新闻曾发过一则报道:
甘肃陇西县某中学,一名初二的学生,被同校5名同学围殴,最后送到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医院给出的死亡原因是:严重的颅脑损伤。
具体的检查报告也显示身体多出软组织出血,一整页文字让人看得窒息。
完全无法想象,14岁的少年此前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凌虐。
这起恶性事件的起因,仅仅是因为这几个同学看他“不顺眼”,要给他一点教训。
在学校的小巷子里,他持续被殴打,直到上课时间才结束,之后出现呕吐头晕的症状,老师把他送到医院后,他就再也没能回来了。
因为校园身体暴力受伤的案例数不胜数,这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后一起。
孩子不知轻重的下手,轻则让被霸凌者受伤,重则会让孩子失去性命。
施暴者作为未成年人的身份,也无法改变这种暴力的本质。
它的本质,就是一场鲜血淋漓的徒刑。
02
语言暴力
“你就是个婊子!”
“炫富女,整容女,你活在世上有什么用!”
她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他们会说她是“妓女”,骂她“不要脸”;
她剪了短发,他们会说她是被人“强奸”了,所以变成了“同性恋”;
她矫正了牙齿,他们会说她是个“整容脸”;
她交了个男朋友,那个人却把她的性感照片发到各个校园网站。
这是15岁的王晶晶所经历的,8年后她在镜头前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经历,依然忍不住颤抖。
同学们对她的语言暴力,导致她多年的心理阴影,不仅影响了她的学业,也影响了她后来的人生走向。
根据2017年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语言欺凌为校园欺凌的主要方式,占23%。
语言带来的心理压力,不亚于肢体伤害,甚至影响更加长久、更加深刻。
长期在语言凌辱下长大的人,极易患上心理疾病。
他们往往具有消极的自我认知,缺乏自尊与自信。
长大后,也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难成大事。
03
作恶的只是个孩子?
之前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作者称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遭受了同学的欺凌,被垃圾筐扣头,后来出现了失眠、恐惧上学等症状。
校方了解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即向这位家长和孩子道了歉。
可霸凌者家长,却以“小孩小,淘气,不懂事”,拒绝道歉,还责怪对方家长小题大做……
孩子作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作恶的行为被纵容。
如果对待霸凌行为仅仅是一顿教育,不了了之,孩子不仅不会记住,还有可能变本加厉。
有效的管制手段,才能尽量减少类似的现象发生。
之前,美国留学生刘怡然,在学校被同学欺辱、绑架。
一年来,她经历了被扒光衣服、被打火机点燃头发、被强迫趴在地上吃沙子、头发被剃掉,还被逼吃掉等,手段之凶残,令人发指。
后来这一事件闹上法庭,主犯被判了终身监禁。
孩子的恶意,最为残忍,如果不加以管教,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校园霸凌,法律不应偏袒,社会不应纵容。
而且,霸凌具有“传染性”,一个人开了头,后面就会有无数人跟风,每一个人都踩上一脚,能踩塌一个人的人生。
年少无知不是霸凌欺辱他人的挡箭牌,少年的恶更应被及时干预和制止。
04
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
新的学期,孩子开启新的生活,遇见新的小伙伴,在叮嘱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也别忘记给孩子建立几个观念。
1. 底线意识不可少
很多父母发现自己孩子被欺负之后,都会责怪孩子,没有告诉父母。
实际上,孩子之所以不说,很有可能是不清楚自己被霸凌了,他们不懂霸凌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一些不是特别严重的恶性行为,他可能觉得是在开玩笑。
所以,我们必须告诉孩子底线到底在哪里。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霸凌呢?
相关规定对校园霸凌行为的定性,至少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怀有敌意:如霸凌者造成的伤害是故意的,而非是偶然或是一两次性的。
权力失衡:即霸凌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实际或感知的权力/地位不平等。
重复:即在一段时间内施暴与被欺侮多次发生。
受害者苦恼:受害者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社会或身体方面的创伤。
挑衅:指霸凌是由施暴者攻击行为或是利益所驱动。
一定要反复告诉孩子,出现了以上行为,就要及时说出来。
2.学会观察,适当自卫
如果霸凌行为没有被制止,接下来就会变本加厉。
在第一次被欺负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对方,看准时机,打得过可以适当还手,打不过就想办法逃走,求助老师或者家长。
正当防卫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也必须和孩子说清楚,不能盲目地打。
3. 提前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一直支持他
看过一个十分痛心的新闻。
一名15岁的男孩因为被同寝室的同学欺凌,喝农药自杀了。
在寝室里,舍友常常打骂他,逼他搞卫生,打饭打水……
他和父母说了,得到的回复却是“打个饭又不累”,父母觉得这只是孩子之间的小矛盾,不用放在心上。
因为求助无门,男孩选择了自杀。
对孩子而言,反抗需要勇气,父母愿意站在他这边,才是他们勇气的来源。
拥有强大的后盾,在面对霸凌者时,他们才更底气反抗。
校园霸凌的新闻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所以,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忽视了这方面的关注。
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被人欺负。
新的学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陪伴下,无忧无虑,快乐成长。
如果你喜欢「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哦!
优妈:百万爸妈的育儿顾问,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精准服务6-18岁孩子的父母群体,向百万优秀父母输出正向管教专业内容。生子后全职妈妈,有两个孩子优优和乐乐。欢迎添加优妈微信youma81,一起聊聊育儿那些问题~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