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空认识的变革性革命,是物理理论大革命的前夜。例如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经典力学总结了低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它反映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相对时空观。在相对时空观中,时间和空间被联系在一起,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物质的运动对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知道:电荷存在正电荷、负电荷。后来我们又找到了负电子、负质子,甚至我们也找到了反物质(负物质)等。那么时空是否存在负时空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超光速运动,时光倒流,我们会回到从前。我倒认为,光速是正是空和负时空的分界线,时光不会倒流。
任何一个物体它的时空范围就是该物体的辐射范围。那么一个物体的辐射范围大小是如何确定的呢?我在科学智慧火花栏目发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也是暗物质》地球之所以能辐射,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光速,光速是物质和暗物质的拐点。如果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等于光速,按照运动速度的规律,地球的辐射粒子应该以地球的半径为半径随地球自转,即地球不在辐射,地球即变成暗物质。下面我们来研究现在地球的辐射半径,即地球的引力半径的粗略推算:地球赤道半径约6.4×106米、地球赤道的自转的线速度约为460米/ 秒,所以地球的辐射半径是,CR/V,其中,C是光速、R是该地球的半径、V是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所以地球的辐射半径是:CR/V=3×108×6.4×106/460=4.2×1012米,这就是地球的辐射半径。也就是说,地球影响外界并作用的尺度——半径就是4.2×1012米。也就是说,地球的时空半径是4.2×1012米。我们仔细分析算式:CR/V……①我们分子分母同除以R,算式①及转化为C/ω,其中ω是天体(或物体)自转角速度。也就是说,任何物体的时空半径是:C/ω。我们再分析:天体(或物体)自转速度等于光速,即ω×R=C时,理论上讲,天体(或物体)不在辐射;当ω×R>C时,天体(或物体)向内辐射;ω×R<C时(我们现在观察到的天体都是这种情况),向外辐射。
结论:1、当ω×R<C时,天体(或物体)形成正时空;2、当ω×R=C时,天体(或物体)形成零时空;3、当ω×R>C时,天体(或物体)形成负时空。天体(或物体)形成负时空状态,其属性极其特殊,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这样的定义,可以理解宇宙中的时空是一片一片地连续存在的,这一观点和“圈量子引力”的量子理论时空的观点是统一的。这一观点或对宇宙大爆炸奇点做出合理的解释,例如奇点可以理解为天体(或物体)的时空体积,奇异天体的密度极其巨大,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奇异天体或不在变得不可捉摸——不在奇异。可以说,空间科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给物理学理论带来质的飞跃。这样的定义还可以对应数学的复数概念——实部、虚部,即辐射天体(或)物体对应实部,内辐射天体对应虚部。
来自:原创理论研究与探索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正时空、零时空、负时空?(零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