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是志愿者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凡人微光、星火成炬、温暖热爱、清澈激越……新年的钟声敲响,属于志愿者那抹红雀跃在大街小巷,人群中,一张张青涩稚嫩的脸上,笑意盈盈,沐光而行。当“00”后涌入志愿服务大军,一股股新生力量汇聚成满天星光洒向大地,他们,也终将成为自己的光。
·归家
列车缓缓驶入车站,行李总是先于人群从车门探出头张望,箱轮与地面的摩擦声碾着乡音慢慢向前挪动,月台上人头攒动,肆意呼吸着家乡的空气,电话声、汽笛声、吆喝声……在深夜的六盘水站留下独属于春运的回忆。
志愿服务队员在工作中。图片由共青团六盘水市委提供。
春运,一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人们怀揣着相同的目的,奔赴家的方向。今年春运,六盘水车务段预计发送旅客85万人,日均发送2.125万人,庞大的数字背后凝聚着铁路人年复一年的坚守与奉献。1月26日起,六盘水车务段团委联合市团委招募的20名成铁青年志愿者,整装待发,投入春运服务大军的洪流。
7:00起床,洗漱完毕,抓起一个面包,刘艾轻轻合上房门踏上志愿服务旅程。1月26日,成为成铁青年志愿者的第一天,刘艾和20位小伙伴聚集在休息室里——
“我是应届生,参加了今年的西部计划”
“春运是一月二十六日到三月五日,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
20人在接受了前一日对安全、接送等流程的培训后,迅速融为一个集体,他们大多是通过加入六盘水小凉粉志愿服务队获取招募信息后进行报名——“能帮助别人就是快乐的”,每个人心照不宣,又满怀激动。
和刘艾不同,20岁的欧阳宇航作为一名铁路子女,对铁路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在他眼里,春运是家人不停歇的脚步,是饭桌上不间断的话题,耳濡目染下,“或许我也能为春运做点什么”的念头在他心头迸发。四下询问后,通过市团委的招募链接来到青年志愿服务队,“能帮助别人就是快乐的。”
志愿服务队员在工作中。图片由共青团六盘水市委提供。
志愿者们的想法出奇一致,和归家人一样,他们站在家的方向,与来者相互守望。
·经历
随着春节的脚步声渐渐逼近,火车站变得异常繁忙。人群涌动,行李堆积如山,每个人都在期待着回家的那一刻。每个繁忙的时刻,青年志愿服务队便默默地在火车站的各个角落,为旅客提供着温暖和帮助。
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六点,两天一轮换,20人的队伍被均分为两支,“00后”涌入志愿服务大军,经历着喧闹与宁静,感受着烟火与人情。
“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一位盲人,在人群中发现他后,我立马跑过去接应……”回忆起繁琐而充实的志愿服务,一位独自出行的盲人让刘艾感触颇深,“志愿服务能看到更多人生百态,这一场坚定的出行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和刘艾一样,一对盲人的出现也让欧阳宇航铭刻于心,“在接送他们的路上,他们一直与我闲聊,还不停感谢像我一样的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供的帮助,那一刻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很激动,也很自豪。”
两支队伍,相同的经历,寒风中踏上归途的人们深深触动着归途的守护者——青年志愿服务队。当春运结束,火车站恢复往日的宁静后,他们也将结束自己的志愿服务。这些直抵心底的回忆,轻柔地落在2024年初春的夜里,在人生这片旷野留痕道道暖流和印迹。
志愿服务队员在工作中。图片由共青团六盘水市委提供。
“之后我会回到西部计划岗位中去,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继续做一名传播爱和快乐的志愿者。”有了春运期间特有的经历,刘艾对志愿服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希望我们的售票系统能覆盖更全面的人群,比如老人和特殊群体……”铁路迷欧阳宇航说着自己在志愿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心里默默有了自己的盘算:“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铁路人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记者手记】
“00”后涌入志愿服务大军,有人缓解焦虑找到安宁;有人感慨世界万千坚定如许;本次采访记录的两名“00后”志愿者,让人切身体会到如何用行动拓宽志愿服务的边界,如何用思量赋予价值更深层次的涵义。
每一份青春力量,都是一束时代光芒。
追光的人终究光芒万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编辑 向秋樾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