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还没走,
又来了“人体刺绣”。
这款危险游戏,
在孩子的身边偷偷传播。
贴吧、QQ群等社交软件上,
晒满了各种“艺术照”!
所谓“人体刺绣”:就是在人的肉体上穿针引线,比如在手臂、手掌、嘴上用针线缝起来。
一些涉事不深的青少年对这种自残行为趋之若鹜,在手上刺上珍珠、丝带等样式的绣品。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造型很酷很美。参与了的青少年,不仅将个人作品晒到网络上,甚至还出了教程。
打开相关的贴吧,会看到首页有非常多的关于人体刺绣的教学贴,其中还涉及到用什么样的针,用什么样的线,怎样缝才不疼…….简直触目惊心!
论坛里的会员人数相当多,有不少网友跟帖表示支持和赞美!但安全君实在是无法理解这种伤害自己的畸形审美观…
万幸的是,这些贴吧已被强行关闭了。
“人体刺绣”的危害十分严重
虽然不少青少年表示,如果针线光从表皮穿过去,并不会疼,但他们却不知道,把线留在体表内是会造成感染,引起破伤风等疾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在皮肤上面穿针引线的话会产生创伤,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感染细菌或病毒,一旦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就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比如败血症等疾病。
刺绣的线被拆除后,伤口更是触目惊心。
“人体刺绣”虽不像“蓝鲸游戏”那样引导人走向彻底的黑暗,但两者却有不少共同点是毋庸置疑的。两者都是通过网络传播,都有自我伤害倾向,“游戏”爱好者以青少年为主。
“人体刺绣”为何如此受青少年喜爱
错误的“时尚潮流”认知 跟风模仿
对于某些爱好者来说,错误地认为“人体刺绣”是一种艺术,是时尚的。还有部分人纯粹是因为看着别人缝的酷、缝的好看而跟风模仿。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就是其中之一。有时,当他们觉得无法融入家庭和社会,就会用这种反常规、反科学的举动,来体现自己的另类独行。
自我伤害行为
在心理病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自我伤害行为”(Self-Mutilation),用来概括这种没有自杀意图的,但对自己身体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的行为。
15岁到19岁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是最高的,家长尤其要关注这一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干预和引导。
如何引导青少年减少自我伤害倾向
心理专家认为,人类最大的压力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逐渐增大。面对这些压力,成年人一般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排解或者转移。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承受能力却很差,很难具备这种应付能力。因此,有时会有一些自我伤害倾向。
所以,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与孩子讨论问题,相互尊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尽量让孩子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扩大,不说过头话。如“我不要你了,我揍死你”等。
温馨提醒
如果您发现,孩子的胳膊上出现莫名的红肿,或已经出现了“人体刺绣”这样的行为,请立即制止!
▍素材来源:湖南经视《经视焦点》,北京青年报,丽江新声等,版权归属原作者
-END-
大家都在看: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