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白城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彰显区域特色,明确目标任务,近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白城市乡村振兴创新区“五大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立足市情、突出特色、创新路径为核心,突出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强化顶层设计、载体牵动、要素统筹,系统实施巩固提升、产业振兴、乡村建设、文化兴村、党建引领“五大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乡村振兴“白城路径”。
《方案》明确,到2022年,乡村振兴创新区“五大行动”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打造乡村振兴创新区的重要载体。返贫致贫防线筑牢织密,“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拓展;粮食产量稳定在110亿斤以上,十大产业拉动增收凸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乡村建设行动有序铺开,创建省级示范村84个,农村环境显著改善,乡风文明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不断创新,党建引领活力增强,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到2025年,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创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产量迈上120亿斤新台阶,农业十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特色产业支撑乡村振兴作用显著增强;创建美丽乡村500个,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环境卫生保持整洁,乡风民风长足进步,党建引领活力增强,农村整体面貌实现跃升;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
《方案》提出,重点实施五大行动,16项具体创建任务。实施巩固提升行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新工作载体,坚决筑牢返贫致贫防线,开展巩固脱贫成效“增收计划”,常态开展乡村振兴“三帮扶一推动”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充分发挥白城农业资源禀赋,突出特色、绿色和可持续,加快实施一批直接联农益农产业项目,突出产业集群引领,壮大乡村新能源产业,做大庭院经济,做强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推动棚膜经济提档升级,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形成“城乡互促、三产融合”全链条产业模式,构建农民多元化、多渠道增收致富大格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突出“创载体、抓示范、促提升”,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突出抓好两类村庄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样板,通过典型引领带动乡村建设全面展开,进一步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施文化兴村行动。突出乡风文明建设,移风易俗树新风,繁荣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重塑乡村文化元素、文化符号,赋予乡村振兴文化内涵;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强化党建引领,突出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实施基层党组织提升工程、人才促进乡村振兴工程、基层治理创新驱动工程,赓续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经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党建工作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方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村振兴创新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各级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当好“一线总指挥”。实行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下大力气抓好乡村振兴创新区建设工作,强化投入保障、推进措施、督查考核、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各工作推进组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资源要素倾斜和人力物力支持,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农办、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责,推动乡村振兴创新区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