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款知名食品、饮料、生活用品未逃过被“山寨”的命运。例如,模仿“大白兔”的“小白兔”、模仿“旺仔”的“王仔”,模仿“娃哈哈”的“娃恰恰”等。这些“山寨产品”多为“傍名牌”,有的甚至是三无产品,充斥在大大小小的路边店、农村市场,成为产品“模仿秀”的一种主要表现形态。
曾经喝过雷碧饮料
也吃过粤利粤饼干
用过的“周住牌”洗衣粉
“汰贵”洗衣粉
还有康帅博、庚师傅、唐师傅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喝过脉劫和咏动的运动饮料
据说阿迪也是个大家族了
阿迪大师兄阿维瓦斯
二师兄阿达达斯
三弟阿迪多斯
四弟阿迪巴斯
没有吃过BFC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口渴可乐?
白事可乐,emmm…
666皮炎平:)
小茗同学表示没有这样的同桌
云南白药的大哥“云南金药”?
“六个核桃”亲戚多
“六仁核桃”、“六大核桃”、“六颗核桃”、“六亿核桃”、“六果核桃”、“金六核桃”、“六个野生核桃”、“六个石磨核桃”….
“承德”杏仁露,厉不厉害!
“禧宝露杏仁露”、承德杏仁露等。更有甚者,一款产地为河南焦作的杏仁露,竟然在罐体上标上“承德”二字。
“士力架”变身“士加力”
这些产品的名称和包装与名牌食品颇为相似,消费者如不仔细辨认,很容易将其混淆。
这些现象也引起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国各地工商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针对山寨产品的查处行动已达百余次,但这些价格低廉的“山寨产品”在一些偏远或农村地区仍有不小的市场。河北农村地区一位批发部老板告诉记者,很多村民并不了解这些产品和真正的名牌产品有什么区别,即使年轻人了解一些,但因价格远比城里卖得便宜,看上去又都差不多,所以还是会买,这些产品还常常成为当地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随手礼。
专家声音
商标侵权监管与惩罚力度亟待加强
无论是打擦边球的山寨仿冒,还是法律裁定的侵权行为,都与食品行业内的“浮躁之气”有关,“走捷径,挣快钱,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薄弱”。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一味追求用低成本创造高利润,由此导致模仿、侵权的事情多发。“中国市场太大,渠道太深,也给这些行为提供了土壤”。
广东华安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志宏认为,知名企业商标及其产品被非法抢注或仿冒,可要求商标委撤销仿冒商标。但目前商标侵权官司的程序较为漫长。这容易给仿冒者“钻空子”的机会,“等正规企业把仿冒商标打掉,卖山寨货已经赚够了,大不了再换个地方换个仿冒对象继续做”。
他指出,目前我国对假冒伪劣、侵权等案件的惩罚力度仍不够强,多以罚代刑,导致侵权现象屡禁不止,多头管理也难协调。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多次对媒体表示,“傍名牌”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已成为知名企业共同的烦恼。宗庆后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提出修改、完善《商标法》的建议,他认为必须要坚持严刑峻法,才能让不法厂商没有空子可钻,才能营造诚实信用的社会经济体系。
但是,若是遇上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争议解决途径】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实,小编认为,维权意识要牢记,购买物品之前一定要睁大眼睛,记得“12315 ”很重要!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新京报、齐鲁晚报、中国青年网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