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习俗:芒种为什么要送花神(送花神)

芒种习俗:芒种为什么要送花神(送花神) 芒种送花神,是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岁时风雅。与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的迎花神相对应,一迎一送之间,积淀着中国先民钦敬自然的人文情怀。芒种正值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凋

芒种习俗:芒种为什么要送花神(送花神)

芒种送花神,是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岁时风雅。与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的迎花神相对应,一迎一送之间,积淀着中国先民钦敬自然的人文情怀。芒种正值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凋零、群芳摇落,民间在这一天举行仪式饯送花神,表达对花神赐美人间的眷顾,盼望花神明春再会。南朝崔灵思《三礼义宗》云:“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那么芒种为什么要送花神?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芒种为什么要送花神

芒种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旨在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并盼望来年再次相会。这一习俗与农历二月十二的“百花生日”迎花神相对应,一迎一送之间,积淀着中国先民钦敬自然的人文情怀。芒种时节正值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凋零、群芳摇落,因此民间在这一天举行仪式,设案供物,焚香祭祀,隆重地饯送花神归位。这种习俗不仅是对花神赐予人间繁花似锦的感激,也是对花神明年再次降临的期盼。

历史背景:芒种送花神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朝崔灵思在《三礼义宗》中提到芒种节的名称来源于此时可以种植有芒的谷物。同时,《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也对芒种送花神的场景进行了生动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对这一习俗的重视和庆祝的热闹场面。

文化意义:这一习俗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体现。通过送花神的活动,人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轮回的感悟。

现代影响:虽然现代社会中芒种送花神的习俗已经不常见,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等方式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明、清曾流行着芒种送花神的习俗。据介绍,在明清时期,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要迎花神,而到芒种时,已经是农历五月,这个时期已经过了花开时期,群芳摇落,百花凋零,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花神饯行,以示感恩花神给人类带来的美。于是,民间有了与迎花神对应的节日送花神。

南朝梁代崔灵思《三礼义宗》三“仲夏之月”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因为芒种节交近农历五月间,故又称“芒种五月节”。《金瓶梅》第五十二回:“吴月娘因交金莲:‘你看看历头,几时是壬子日?’金莲看了说道:‘二十三是壬子日,交芒种五月节。’”

根据古老的说法,芒种节过后,群芳摇落,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这个为花神饯行的场面,具有很浓郁的民俗意味。

“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综上所述,芒种送花神是一种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习俗,它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的表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一种体现。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芒种习俗:芒种为什么要送花神(送花神)

Like (0)
Previous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4:11
Next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4: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