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由α链和β链组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细胞增殖分化,组织纤维化,肿瘤发生、转移、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对于肝硬化的无创性诊断缺乏有效的血清标志物,血清HGF有望成为理想的诊断手段。
肝硬化是肝脏在慢性损伤过程中由于肝细胞丢失而形成瘢痕的不可逆转的最终结果,并与高病死率有关。
由于长期的慢性的肝脏损伤引起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在内的炎性介质局部增加促使HGF基因的过表达,导致血浆HGF水平升高。与没有肝硬化的对照组和酗酒者相比,肝硬化患者的HGF水平更高;Child-C级肝硬化患者的HGF水平明显高于Child-A级肝硬化患者。此外,HGF水平能够有效地区分肝硬化和轻度纤维化。
HGF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
在持续性肝损伤的背景下,TGF-β通过将产生HGF的成纤维细胞转化为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肌成纤维细胞(MyoFBs),在组织纤维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并通过抑制HGF基因表达,降低HGF的产生促使肝脏纤维化进一步进展。
然而,在MyoFBs的体外培养实验中发现HGF可以经TGF-β上游信号通路抑制其激活,以达到保护肝脏,延缓肝脏纤维化的结果。
此外,HGF还能抑制其他成纤维细胞因子的功能,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HGF可以作为判断肝硬化的血清标志物
以往诊断肝脏纤维化的金标准是肝脏活检,然而,由于费用高昂、操作代练的创伤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差,导致临床上肝脏活检术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另一方面,作为肝脏活检替代方案的影像学检查及直接或间接的血清标志物测量对诊断的帮助令人不能完全满意。
例如,超声检查可以提示肝硬化的存在,但它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仅在肝硬化晚期,当门静脉高压明显时才能明显观察到。
虽然CT和磁共振检查对诊断帮助更大,但缺点是费用高昂且不同的放射科技术员和不同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此外,CT检查存在放射风险。而肝脏瞬时弹性纤维成像,除了需要昂贵的设备外,对于肥胖患者的准确性较差,并可能导致过度估计肝炎活动期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
有报道称,将PIGF、HGF和GDF15的联合使用,对于肝脏纤维化程度F2期及以上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至少为84%和72%。此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50%被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所遗漏的患者。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