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药皆是宝库,但也千万别以为咳嗽靠一个神药就能解决,《黄帝内经》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治疗时需要找准症结,有肺热要清热,有痰则先化痰。千万不能只用镇咳药物,要对因下药;热清、痰消咳嗽自止。12种止咳糖浆的区别全整理分享给您。
1.急支糖浆
组成:
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运动员慎用。
2.感冒止咳糖浆
组成:
柴胡、山银花、葛根、青蒿、连翘、黄芩、桔梗、苦杏仁、薄荷脑。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止咳化痰。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2、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3.川贝枇杷糖浆
组成:
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功能主治: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川贝止咳糖浆
组成:
川贝母、枇杷叶、车前子、甘草、麻黄、百部、桔梗、杏仁等。
功能主治:
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伴有鼻流清涕、口渴、头痛、恶风。
5.杏苏止咳糖浆
组成:
苦杏仁、桔梗、紫苏叶、甘草、前胡、陈皮。
功能主治:
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
6.半夏止咳糖浆
组成:
半夏(姜制)、麻黄、苦杏仁、紫菀、款冬花、瓜蒌皮、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恶寒发热。
7.咳速停糖浆
组成:
吉祥草、黄精、百尾参、桔梗、虎耳草、枇杷叶、麻黄、桑白皮、罂粟壳。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润肺止咳、益胃生津。用于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咽干、咯痰、气喘。
注意事项:
1、本品如有沉淀,摇匀后服用。
2、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本品含有罂粟壳,不宜长期服用。
4、运动员慎用。
8.枇杷止咳糖浆
组成:
枇杷叶、婴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功能主治:
养阴敛肺、祛痰止咳。用于感冒及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咽干、咳痰、气喘等症。
注意事项: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9.罗汉果止咳糖浆
组成:
罗汉果、枇杷叶、桑白皮、白前、百部、桔梗、薄荷油。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伤风咳嗽,寒热症状不明显者。
10.羚贝止咳糖浆
组成:
紫菀(蜜)、茯苓、麻黄、知母、金银花、陈皮、半夏(姜)、前胡、远志(制)、平贝母、罂粟壳、山楂、羚羊角。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肺热咳嗽及痰湿咳嗽。
注意事项:
本品含半夏(姜)、罂粟壳,运动员慎用。
11.小儿止咳糖浆
组成:
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氯化铵、橙皮酊。
功能主治:
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注意事项:
1、本品含氯化铵。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者均应慎用。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2岁以下用量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4、本品不宜久服。
12.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
组成:
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化橘红、桔梗、法半夏、薄荷脑、瓜蒌子、苦杏仁、茯苓、远志、生姜、款冬花、五味子。
功能主治:
咳嗽黄痰、口渴、心烦意乱者。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川贝枇杷膏产品所用配方大多参考叶天士(清代名医)古方“蜜炼川贝枇杷膏”调制而成,不同产品用材可能有所加减,但成分仍以川贝母、枇杷叶、蜂蜜为主。
注意事项:
“蜜炼川贝枇杷膏”用材偏凉润,对于热性咳嗽(表现为嗓子肿痛、痰黄且粘稠)、阴虚燥咳(主要表现为声音沙哑、嗓子干痒、痰少而黏稠,难以咳出)等病症比较有效。
而痰白量多者,无嗓子疼痛、发热症状,兼有畏寒怕冷者,多为风寒咳嗽或者痰湿咳嗽,此类人群不适宜用川贝枇杷膏缓解症状。因为川贝和枇杷叶性质微寒,加上蜂蜜甜腻助湿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咳嗽症状!
此外,由心脏疾病因素以及气喘诱发的咳嗽也不适宜服用川贝枇杷膏。
使用止咳糖浆的一般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症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6、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止咳糖浆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9、请将止咳糖浆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10、若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感冒后反复咳嗽不好?经方妙用疗效佳!
01.肺癌引发咳嗽案
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52岁
初诊:4月11日
主诉:咳嗽,胸闷气短半年。
现病史:咳嗽,白色泡沫痰,左胸闷胀,气短,纳差,胁肋部胀闷不适,背、手脚凉,乏力,便秘,三日一行。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左弦、右无力。
诊断:咳嗽(肺癌-CT提示已在西安化疗三个月)
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附子
剂量:5剂
方组:柴胡125g 黄芩45g 人参45g 生半夏65g 肉桂45g 龙骨45g 牡蛎45g 茯苓45g 大黄30g(后下)磁石30g 生姜45g(切)大枣12枚(撕)炮附子30g
煎服方法:冷水2500ml泡透,煎至1200ml,去滓再下大黄煎至600ml,每次200ml,分三次热服。
禁忌:生冷,油腻,粘滑,水果,牛奶,蛋糕,点心。
二诊:4月17日,咳嗽白色泡沫痰明显减少,左胸胀闷减轻,食欲增进,背手足温热,感觉体力增加,大便一日一行,舌脉如前,续方十剂。
三诊:4月29日,咳嗽少量脓血,气短,左胸闷,气短,口干。舌质红,苔薄,脉浮细数。转方炙甘草汤加千金苇茎汤五付。
治疗效果:5月8日,咳嗽脓血已无,气短明显好转,食欲可,二便调。唯口干舌燥,脉浮细数,以炙甘草汤善后。
(仲圣师友陕西王俊孝医生医案)
02.咳嗽3天伴胸闷案
患者:边某某
性别:男
年龄:80岁
初诊:2022年5月1日
主诉:咳嗽3天,咳甚时伴胸闷。
现病史:患者述3天前感冒后咳嗽,咳嗽厉害时伴有胸闷不适,求诊中医治疗,现症见:口中和,纳眠可,小便可,起夜2次,大便头上干,成型,易汗,恶心。
查:舌质淡,苔薄白,舌边略黯,有郁点,左脉:弦浮滑有力,右脉:弦浮滑有力。
诊断:咳嗽病
方剂:柴胡桂枝汤加杏仁、厚朴
剂量:3剂
方组:柴胡60g 姜半夏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20g 党参2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20g(切)大枣6枚(擘) 苦杏仁15g(捣) 厚朴30g
煎服方法:冷水1800ml,泡40分钟,大火煮开,小火再煮40分钟,去渣,余下600ml,分三次一天热服。
禁忌:寒凉、生冷、水果、刺激性、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治疗效果:2022年5月4日回访,咳嗽已愈,大便调畅,胸闷恶心消失。
按语:此案患者脉浮在表,涂华新导师言:“有力为阳,无力为阴,病在三阳,有表先解表”。患者病在三阳,有汗出,为太阳表虚证,有恶心,脉弦,病入少阳,综上为太阳少阳合病,遂以柴胡桂枝汤加杏仁止咳平喘,厚朴行气除满,开宣肺气,施证应用,故能一剂知,三剂已。
(仲圣师友山东宗琪医生医案)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