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暴雷”,还是“爆雷”?是“暴发”,还是“爆发”?(暴雷)

究竟是“暴雷”,还是“爆雷”?是“暴发”,还是“爆发”?(暴雷) 有读者朋友在公众号后台提问,应该是“暴雷”还是“爆雷”,简要分析如下。 翻查《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有“暴雷”而无“爆雷”,“暴雷”的

究竟是“暴雷”,还是“爆雷”?是“暴发”,还是“爆发”?(暴雷)

有读者朋友在公众号后台提问,应该是“暴雷”还是“爆雷”,简要分析如下。

翻查《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有“暴雷”而无“爆雷”,“暴雷”的意思是“突然而猛烈的雷”。但现在“暴雷”或“爆雷”又频繁出现在各种新闻中,属于网络热词。同一个新闻事件,在不同媒体中,有的用“暴雷”,有的用“爆雷”。

这里的“b ào 雷”不再是“突然而猛烈的雷”,而是一个金融术语,同时也是个网络流行词,一般指的是P2P 平台因为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平台失联、倒闭等问题。

用百度搜索“暴雷”或“爆雷”,发现两者都有大量的使用情况,而且,百度词条中明确说“暴雷”等于“爆雷”,搜“暴雷”自然就跳到“爆雷”这一词条,那么,是不是两个词形都可以用呢?

对相应的使用“暴雷”或者“爆雷”的媒体做一点儿分析,会发现,一般自媒体或者地方媒体常用“暴雷”,而官方媒体或者中央级大媒体则多用“爆雷”,那么,哪一个是对的呢?还是两者都可以呢?

查阅工具书,会看到“暴”有“突然而猛烈”的意思,而“爆”则有“猛然破裂或迸出”或“出人意料地出现”等意思,其中后一个义项中给出的例词是“爆冷门”“爆出特大新闻”等。

从“b ào 雷”的实际情况看,常常是某个平台看着好像好好地,没什么问题,甚至是给人蒸蒸日上的错觉,但却突然就倒闭了,法人跑路了,失联了,投资者求告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取“爆”的“出人意料地出现”这个义项。“爆雷”类似于“爆出特大新闻”这样的组合方式,只不过爆出的不是特大新闻,而是“雷”而已,换个角度来说,这个“雷”的被引爆也可能构成了特大新闻。

而“暴雷”之“暴”中“突然而猛烈”的意思,则不太符合我们对这种金融现象的观感。不只是在强调“突然而猛烈”,而是在强调“出人意料地出现”。所以,要以“爆雷”作为首选词形为好,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词会被转正而收入到《现代汉语词典》之中。

至于说“暴雷”有没有可能成为“爆雷”的“异形词”,则要看将来的词语规范程度。就像读音有从俗的现象一样,词形也会有一个从俗的问题,一旦“俗”的势力发展到不可遏制的程度,那么也会“以误为正”,工具书也会“被迫”接受这种原本被认为是错误的用法了。

说完了是“暴雷”,还是“爆雷”,顺带有必要说一说是“暴发”还是“爆发”的问题。

这个又与“暴雷”或“爆雷”有所不同,“暴发”和“爆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可以查得到。

“暴发”的意思是“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或“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

“爆发”的意思是“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像四外进出。如:火山爆发。”或“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等。

这样看来,好像“暴发”和“爆发”区分挺明显,不太容易混淆。但是,到具体语境中,则不一定了。比如,我们说“疫情暴发”,还是“疫情爆发”呢?

使用百度搜索一下,会发现两者都有,而且,不像“暴雷”和“爆雷”那样,不同媒体使用的情况泾渭分明。即使同是中央级的官方媒体,甚至就是同一家媒体,虽然用“暴发”的时候居多,但偶尔也有用“爆发”的情况。

那么,是不是如果用来描述疫情,就必须用“暴发”,而不能用“爆发”呢?还不能这么简单地做出结论。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同义词词典》中,对“暴发”和“爆发”这两个词语做了如下辨析。

相同点:

都是动词。突然、迅猛地发生。有时通用。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暴发(爆发)”。

不同点:

暴发,适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突然发财,常说“暴发户”,或突然发生或兴起。”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弹药、火山、火势、打雷等自然现象,也用于战争、斗争、革命、起义、运动等,也用于感情、声音(欢呼声、喊杀声、掌声、笑声)等。

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与《新华同义词词典》解释类似,这里不再重复摘录。

可见,“暴发”和“爆发”两者意思相近,在表示突然、迅猛发生的意思时,两个词可以通用。但细致区分一下,“暴发”偏于强调突然性,而“爆发”偏于强调猛烈性,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分,是由“暴”和“爆”的意思不同造成的。

所以,关于疫情b ào 发,我认为两个词都可以使用。如果是强调突然性,用“暴发”比较合适,如果强调猛烈性,则用“爆发”可能会更为贴切。

在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因为其突然性,让人措手不及,所以那个时候用“暴发”比较合适。而如今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造成了数百万人死亡,可以说猛烈至极,因此,这时候用“爆发”可能更为贴切。

分析完以上具体词语,关于同音词的选择,或近义词的辨析,提供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树立一个意识

不要轻易相信网络,由于输入法、发稿流程、从业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网络中的词语使用讹误情况颇多,需要时刻擦亮眼睛。相对而言,官方媒体或者大媒体语言运用会更规范一些,但也不是一贯正确。

遇到拿捏不准的情况,可以通过使用网络上的“语料库”(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的“BCC 语料库”)做一些分析。一般说来,纸质媒体要比网络媒体在语言运用上更为规范,古代或现代出版物要比当代的出版物用语更为规范。

2.养成一个习惯

要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不仅仅要学会使用网络工具书,更要学会使用纸质工具书。不仅仅随便抄起一本工具书就使用,更要知道如何选择相对权威的工具书。

对中学生而言,至少要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常用工具书,但对于语文老师,或者语言文字工作者而言,则需要更多更深入更大型更专门的工具书。 可以在公众号中搜关键词“工具书”了解更多。

3. 掌握一个方法

近义词的辨析,我们可以借助专门的工具书。但是,只有这个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如果是含有同一个语素的词语,区分它们的意义,就要特别关注另外一个不同的语素的含义。两个词语意义的差异,常常由这个不同语素决定。所以,要学会追溯相应某字的字源。

当然,不可能对所有近义词都通过查阅工具书做专门的辨析。更为可靠的方式,还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语感。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中,持续不断见到某些近义词语的正确用法,自然就能体察出它们的细微区别。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究竟是“暴雷”,还是“爆雷”?是“暴发”,还是“爆发”?(暴雷)

Like (0)
Previous 2024年7月24日 上午11:25
Next 2024年7月24日 上午11: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