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以来的执政实践,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可以说,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获得的,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笔者认为,我们党之所以到最后能够在全国范围执政,最重要的是重视民心和民主。
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再一次得到了证明。毛泽东专门分析过“政治方面,人心变动了。蒋介石孤立起来,群众站在我们方面。”他说,抗战时期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我们逐渐得到人心,但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这一两年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人心向背问题,是经过重庆谈判、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取缔民主党派活动、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动向。毛泽东著名的“五一”口号中最重要的第五句口号,即“代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成熟了。这个条件,不仅是人民解放军已经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而且是全国范围内的人心所向已经发生了有利于我们党的根本变化,从而各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广泛响应,最后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主,怎么建立新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已经提出。在党的七大,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讲的就是要通过民主的道路,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当时,毛泽东讲的联合政府也好,民主也好,是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但由于国民党不仅没有接受这一反映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主张,反而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因此,在解放战争的战场形势,发生有利于人民的转变后,中国共产党在决定夺取全国政权时,毛泽东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未来新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政权。按照毛泽东的思路,就是要通过同一战线建立新中国,建立一个统一战线的新政权。这个统一战线是不包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及其追随者的,但包括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的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五一”口号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这个建国思路,在1948年9月,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9月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未来的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在五一口号发表后,中共中央在同民主党派的协商过程中,形成和提出了一整套民主建设的构想,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统一长期存在;政权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实行西方的议会制;国家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实行联邦制;等等。西方有些人歪曲我们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污蔑我们是依靠枪杆子支撑的极权制度。他们完全不懂得中国共产党拿起枪杆子,是因为我们的敌人手中不仅拿着枪杆子,还用这个枪杆子屠杀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民主力量的代表,作为一个长期为民主奋斗的党,在战场上取得决定优势的时候并没有凭借枪杆子的力量独霸政权,而是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采取民主的方式共同来建立新中国。因此,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民主,实行民主。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