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预防野生菌中毒)

【科普】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预防野生菌中毒) 前言 我省森林植被丰富,孕育了形形色色的野生菌,且山区老百姓喜欢采食野生菌。然而,某些毒蘑菇与一些可食野生菌外观相似,由于人们缺乏对毒蘑菇的辨别能力

【科普】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预防野生菌中毒)

前言

我省森林植被丰富,孕育了形形色色的野生菌,且山区老百姓喜欢采食野生菌。然而,某些毒蘑菇与一些可食野生菌外观相似,由于人们缺乏对毒蘑菇的辨别能力,极易将毒蘑菇混淆采食,导致中毒发生。

食用野生蘑菇菌中毒主要原因

1、误食有毒蘑菇类。我国目前已知的大型真菌估计有3800种以上,其中伞菌(毒蘑菇的常见类型)类1600种,而目前已知的毒蘑菇多达400余种。一些毒蘑菇与无毒蘑菇外形极相似,不是专业人士很难辨别,同时,不少村民采集蘑菇只凭传统经验判断,导致误采误食毒蘑菇事件频频发生。

2、加工环节失误。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蘑菇,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

毒蘑菇中毒的误区

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空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2、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有毒。

错!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的种类也生长在松树中。

3、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受伤变色,但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他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如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

5、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食用野生蘑菇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三个最基本原则

1.没有吃过的一定不要吃;

2.不认识的一定不要吃;

3.没有把握的一定不要吃。

注意事项

1.不要购买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蘑菇;

2.蘑菇应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种蘑菇。

3.吃蘑菇时不要喝酒。有的蘑菇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不适甚至中毒。

发生野生蘑菇中毒时怎么办?

吃野生蘑菇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疼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蘑菇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当地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蘑菇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2.在等待救治时,立即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迅速排除毒素。如大量饮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手指、汤勺、筷子等硬质东西刺激咽部促使呕吐,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少量盐水,补充丢失体液,防止脱水休克。

贵州省常见的部份剧毒野生菌

拟灰花纹鹅膏菌

剧毒蘑菇

拟灰花纹鹅膏菌

剧毒蘑菇

拟灰花纹鹅膏菌

剧毒蘑菇

拟灰花纹鹅膏菌

剧毒蘑菇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科普】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预防野生菌中毒)

Like (0)
Previous 2024年9月24日 下午5:59
Next 2024年9月24日 下午6: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