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转变作风不懈怠。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攻坚需要干部转变作风,其他工作也是如此,而且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改进工作作风是民众和时代的呼唤。作风不实直接影响的是党风、政风和社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体现。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脱贫奔康、乡村振兴不再是劳苦群众的美好憧憬,而是实实在在的当下或者不远的将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不断改善着人民的物质基础,在各级党政机关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实效,但与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实践证明,没有好的作风,再宏伟的蓝图也很难变为现实。所以,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实效时不我待。
改进工作作风需要党员干部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当前,一些旧的形式主义虽然被扫除,但新的形式主义又变着花样层出不穷,扫而不绝,说到底还是因为人的思想出了岔子。只有在思想上正本固元,在源头治理上防患未然,才能真正做到不懈怠、扎扎实实转变作风。只有从思想上把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当作一种使命意识,把实现全面脱贫奔康的宏大目标转变为奋斗意识,才能自觉改进工作作风,肩负起工作重任,全力以赴为人民谋幸福。
改进工作作风与提升工作实效紧密相关。就作风说作风和就工作说工作都是不全面的,两者不能割裂。我们不能单一地改进工作作风,而要以提升工作实效为抓手,以工作能力的提升来反映工作作风的改进。作风问题很容易体现在工作上,而且很容易“传染人”。如果在工作中严苛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把时间与精力充分利用在提升业务工作水平上,再复杂的工作都能圆满完成。很多日常工作并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关键是看有没有抓细抓实的过硬作风。只要养成过硬的工作作风,做到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科学安排、合理统筹,即使再难啃的“硬骨头”、再顽固的“老大难”也会迎刃而解。相反,作风漂浮,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对上“交差”、不图对下“交代”,即使再简单的工作也很难干好。
时事相催,重责在肩。面对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性,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
(作者:罗雨函)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