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发问,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时代变了,要求变了,人们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
什么是核心素养
在国际上解释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有哪些基本特点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功能
简单来说,核心素养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么样培养。
换句话说,核心素养提出了育人的目标体系,它将指导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指导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专业的发展;指导教育评价,即培养评估如何进行。
核心素养的研究目标与原则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核心素养的三个研究原则。
即研究要讲科学性,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研究程序。
研究要有时代性,要面向未来反映今天的时代需求。
研究要有民族性,要立足国情和现实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的框架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
——林崇德
(以上内容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在2016年4月“中国教育学会2016年工作会议”上的主旨报告《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整理。)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