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
没有走不通的路。
前段时间把《开讲啦》系列图书都看了,也分享了一些书评。我从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人生不一样的精彩。
今天要分享的《开讲啦2:不完美,怎么啦》,仍然用之前常用的结构,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句话来总结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1
一个人物:黄怒波
黄怒波是诗人、企业家、慈善家、登山爱好者。我曾经在北大听过他几次演讲。
我当时就对诗人、企业家、登山爱好者及其本人的几种跨界融合充满好奇。他在书中讲:写诗让我记住苦难,登山让我战胜困难,学会坚强。
黄怒波的原名叫做“黄玉平”,虽然叫玉平,但从小到大都不太平。因父亲在双反运动中自杀,他从小就被黑。班级有人丢东西,老师会翻他的书包,从来没有戴过红领巾。因为是反革命家属,经常遭人欺负被打。如果他把别人打了,别人的爸爸或哥哥就来打他一顿;如果他被别人打了,回家还得挨妈妈一顿打。
他说,“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特别饿。有一天,我在我们家门口看到了一截麻花,我看了两天,最后决定把它捡起来吃掉。小城的大街上很脏,我伸手捡起来放嘴里一咬,是小孩拉的粑粑,那滋味终生难忘。”
后来,他决定改名。骑自行车到黄河边,一个人坐在很荒凉的黄河边,看着波浪不停地拍打堤岸,他决定改名叫“黄怒波”。他要一辈子像黄河的水一样,永远不怕挫折。
2
一个故事:读书的世界,登山的境界
经历过童年无数苦难之后,黄怒波认为读书是最能挽救他的东西。
他当时经常坐在路灯下看书,因为家里没有灯。路灯下蚊子可以落满一身,黄怒波经常在这种情况下看书看到半夜,直到被蚊子从书中咬醒。然后才回家。
后来,黄妈觉得这孩看书看傻了,不让他看。黄怒波就想了一个办法,上房看书。那时候是土墙,黄怒波一爬就上去了,他妈妈上不去,够不着。
黄怒波当时就感受到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很残忍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很梦幻的书本中的世界。可见,当时那个年代,好好读书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黄怒波在这个梦幻般的世界找到自己改变命运的一把钥匙。后来黄怒波从政府部门下来经商,企业做好了之后又去爬山,他曾经和王石一起登珠峰,但他失败了,没能从北坡登顶。后来他又选择从头再来。
其实,登山的每天都是地狱。他曾经在8500米的地方看到一个人躺在那儿。那是一个25岁的美国孩子。那一次他一共看到了8具尸体。在通往珠峰山顶的路上,看到最多就是空氧气罐和人的尸体。
所以,每次他登完山回归企业,没有害怕、没有恐惧,立志要做好每件事情。
他讲:如果作为一个人,最后经历了那么多的繁华、痛苦,到一个顶峰的时候,还能做到自然、坦诚,就像山一样,那你就是山。
山,不管你的全世界怎样,不会因为你来就绽放光彩,也不会因为你不来就暗淡无光。它是最本质、最自然的存在。
山就是山,你就是你,所以,你还怕什么?
3
一句话
本书我喜欢的一句话是“永远不要认为,一条路往前走,只有一种结果,也许走到前面,它会给你更多的惊喜和选择。”
正如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人生充满无数可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苦难是一种财富,人生就是一场寻找,不怕人生的转弯,给理想一点时间,前进,找到自己的方向。你会发现,苦难,也许就是幸福之门。
道路,终究越走越宽阔。
本期编辑 | 田丽娜
内容来源| 微信公众号荣振环微书评(ID:rongzhenhuan)
荐读▼
来点有用的书
领导组织级战略变革》(第4版)
(英国)罗德尼·特纳著,丁杉译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