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接电话。”(我不接电话)

“我不接电话。”(我不接电话) 只 是 偶 尔 想 逃 避 一 下 在上次的喜马拉雅直播里,我和小湖与听友们说起平时交流工作的事情。 小湖说,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打过电话,都是微信上文字沟通,连语音都很

“我不接电话。”(我不接电话)

只 是 偶 尔 想 逃 避 一 下

在上次的喜马拉雅直播里,我和小湖与听友们说起平时交流工作的事情。

小湖说,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打过电话,都是微信上文字沟通,连语音都很少发。

我想了想说,好像是的。

小湖有几个特别的小怪癖,一个是怕剪头发,一去理发店就紧张到要哭,另一个就是不爱打电话,觉得电话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发明。

但不爱打电话不等于不能与人交流,她在微信里异常活泼口若悬河。

我也曾问过她,她说,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但就是不喜欢。

没想到只是直播间的随口一说,引来许多人的同感。

很多人表示,我也不喜欢接电话、和人在电话里说话觉得紧张、有时尴尬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别人问一句我才答一句……

后来下了直播,我认真想了想这件事。

我发现有电话恐惧症的人还真不少。

别说电话,微信语音都不行。

这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交潜规则了。

有事发信息,没事别打电话,别发语音,发了也不听。

我一朋友,自媒体大佬,微信5000好友,他的微信签名就是:

不听电话,不听语音,不接视频,经常不回微信,不打算改。

嚯……比我还傲娇……

现代人依赖手机的程度已经越来越深了,每天的手机屏幕时间超过五个小时都是常事,几乎所有的日常都可以在手机上处理。

但想想看,又有多少人的手机常年保持静音状态呢?

别说接个电话,就连听个电话铃音都觉得是一种惊吓。

接不接电话,全靠缘分。

就连我,号称北京朝阳交际花,好像对接电话这件事都越来越有一种反感。

尤其是近些年陌生诈骗电话的骚扰越来越多,导致我对接电话开始带有抵触。

除了家人父母、通讯录内好友、快递送餐,其他的所有陌生电话,我一概不接。

其实这样也会常常漏掉一些客户的电话,但我总有一种侥幸心理是:如果真的是找我,且有急事,他们还会再打的。

严格来说,我也不是不接电话。

我是不接第一波电话。

如果真的是有急事,再打,我还会接。

问了问身边人,大家好像都已经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还有朋友说,自己还有一个习惯是, 看到手机响了,也故意不接,然后过一会儿回个信息,说抱歉刚才没有看到。

也有的人有另一个小怪癖。

可以打电话,但不接电话。

有一个电话进来,不接,等到过一会儿再回过去。

或者是,先不接电话,发个信息问问是谁,然后再酌情回电话。

不得不说,都市社会人,为电话操碎了心……

其实你认真想一想,电话变成了“定时炸弹”,好像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

往前倒退个五六年,或者在你的学生时代,煲电话粥还是一个非常时髦且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事情呢。

那个时候,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可以长时间打电话的朋友或者情侣,那可是够拉风的,说不定还会引来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现在如果你再说这样的事情,别人只会默默吐槽一句:你怕是工作不饱和吧。

好像现在的人,每天忙到已经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了呢。

这个现象,其实也不是中国的年轻人专属。

曾经就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2011年,美国每天人均可以接15个以上的电话,平均电话时间在6分钟左右。

可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6个,时长也缩短到了2分钟甚至更低。

我翻了一下我的通讯记录,看了看通话时长。

不看不知道,一看果然如此,我的所有电话,近三个月没有超过1分钟的。

现在,能够让你心甘情愿迫不及待接电话的,可能也只有快递小哥和滴滴司机了。

于是,很多社交软件也贴心的做了许多服务,比如某些电话助理。

只要你没有及时接电话,就会转入电话助理,由人工智能AI帮你接听,甚至还可以和电话那头的人流畅对话。

电话助理的智能和逼真程度,经常能以假乱真。

我曾有一段时间,就特别爱听电话助理的录音,很多人还误以为那是真人,真的以为是我助理在接电话,非常逗乐。

手机被视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当初的主要功能就是即时通讯,就是打电话。

可现在,这项功能已经快要变成手机的附加功能了。

我看到网上也有人问过,不过就是接个电话而已,有什么让人害怕的呢?

别诧异,这还真的不是一个个例。

有一个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年轻人群体中,有近15%的人都有电话恐惧的现象,他们对于打电话这件事感到非常焦虑。

对于很多人而言,打电话这件事带有一定的强迫性。

因为你需要和对面的人进行即时反馈,且无法通过其他因素来判定对面人的思维和情绪。

比如你用微信文字聊天,回复时可以进行酌情修饰,文字的语气修辞都可以先想再回复,如果实在没办法,还可以用表情包补救。

比如你和人面对面交流,你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和神态,通过他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获取正面反馈,达到更加有效和无障碍的交流。

而打电话则是一对一的“盲人摸象”。

它需要你必须很快做出反应,且只能通过听声音反馈,稍微停顿和犹豫都会被对面的人感知到且进行解读,于是翻车的几率也会增加。

而且现在我们可用以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途径也增加了许多,打电话已经不是首选项。

于是很多人养成了一个认知是:如果真的不是十万火急的事,不用打电话。

那么,你接到的电话,可能就是一些不得不马上回应和必须做出处理的麻烦的事情。

在很多时候,你会接到前来指责你工作不到位的领导电话,接到让你马上处理工作的同事电话,接到家里有了急事需要你马上回家的亲戚电话,也包括各种各样的贷款卖房卖车甚至是诈骗电话。

久而久之,人们对于接电话这件事就产生了一种负能量情绪。

尤其是那些长时间不联系的人,但突然毫无征兆地给你电话,十有八九都没什么好事。

要么是他要借钱(你得想办法拒绝),要么是他要结婚(你可能不好意思拒绝但要随份子)。

没事想不起你来,有事就给你打电话。

想想都让人丧气。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核心思想是:

打电话这件事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了。

它有时,会成为一种打扰。

所以才会越来越多的人,将接电话这件事看做是一种“胁迫”。

我曾看过一类文章,观点是不愿意接电话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或疾病。也有一些读者很不好意思地问我,这样是不是不好。

我必须要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不是病。

这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我们社交媒介的改变,我们的习惯也在改变的一种正常迁移而已。

有权威心理学家指出,对于电话的反感和不再依赖,不是一种心理问题,也不是社交恐惧,只是随着网络普及和社交软件的变化,我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有了新的社交习惯。

说到底,只是我们不再依赖通过声音直接与人交流罢了。

最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证据,就是很多对接电话反感的人,比如我,在其他的社交场景中依然能够表现自如。

所以,不是我们有问题,只是我们的习惯改变了而已。

而且啊,有时我们实在是在某个时间段不想和人交流而已,想暂时逃避一下。

有时不接电话,也不想回复人信息,只是那个时候我太愿意和人发生交集,我不想对话。

不是故意针对谁,不是讨厌某个人。

只是想自己躺着玩手机,刷刷B站,看看沙雕段子,自己一个人哈哈哈哈。

只是想暂时他逃避一下社交,也会回复,只是想稍微晚一些回。

给那个打电话的人带来困扰,可能是我的错。

但在不想接电话想暂时一个人待会儿这件事上,好像,我们也没做错什么。

*你是那个不愿意接电话的人么?

*你有什么社交小怪癖,留言里说出来让大家见识一下嘻嘻。

END

♫ / Let It Be —— Brian Crain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我不接电话。”(我不接电话)

Like (0)
Previous 2024年10月1日 下午3:28
Next 2024年10月1日 下午3: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