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记者:张天清、江仲俞、杨碧玉
一只白鹤
牵动江西、吉林、山东三省人民的心。
它的名字叫“爱爱”。
一段视频带你回顾
“爱爱”被救、放飞、再次被找到的过程
↓↓
2019年1月14日《江西日报》9—12版截图 (原标题:“爱爱”——一只白鹤的故事)
引子
1月3日,江西南昌。
新年上班第二天。一位穿着灰色冲锋衣的中年人,走出烟雨中的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他是林科院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主任汪志如。
12时03分,手机响起。汪志如一看,是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刘观华的电话:“兄弟,你把去年救护的那只白鹤的资料发给我一份。”
汪志如打电话给同事况绍祥。小况是救护中心执业兽医师。不到一分钟,小况就把一份文档发过来了。汪志如随即转给刘观华。
刘观华记住了文档里的几个重要信息:2018年4月24日,白鹤在南昌被救;5月8日,在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飞;放飞前为白鹤佩戴了彩环,彩环标识“S26”;5月28日,白鹤失联。
佩戴编号S26脚环的白鹤“爱爱”(左)及其伴侣。(省林业局供图)
1月3日,山东东营。
18时44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单凯,在“东营观鸟”微信群看到“鸟友”付建智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两只白鹤:一只背部隆起异物、右脚戴着彩环,另一只紧跟其后。单凯把照片放大,彩环上的标识是“S26”。
单凯眼睛一亮,凭经验判断,白鹤背部异物是卫星跟踪器。他非常惊喜,立即回复付建智:“卫星跟踪器+环志呀!”并追问照片是在哪儿拍的。付建智说:“是河口区黄主席在黄河口拍到的。”
“爱爱”的彩环和金属环。
单凯认识“鸟友”“黄主席”——东营市河口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黄高潮。单凯激动之余,立即把编号“S26”的白鹤照片,发给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确认相关信息后,他又把照片发到了“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大家”微信群。
1月3日,江西南昌。
一直忙着候鸟保护工作的刘观华,晚饭后才歇下来。
19时40分,刘观华打开“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大家”微信群——这是他的一个习惯。突然,他看到了单凯发的照片!他下意识地打开中午汪志如发来的文档,两相对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即把照片发给汪志如,附上一句:“兄弟,这不是你的‘S26’吗?”
看到照片,汪志如顿时惊住了。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立即把照片发给况绍祥,让他确认。小况一看照片,感觉心咚咚地跳到了嗓子眼,忙在微信上回复:“没错没错,彩环不会错!”
一时间,白鹤“S26”的故事通过媒体和网络,迅速在江西、山东、吉林大地传播……
救 鹤
“出多少钱我都不卖!”
2018年4月24日,天刚放晴,太阳照在赣江南支流上。
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管理处扁担港库区,微风吹过,波光粼粼。
中午时分,一辆红色越野车从库区公路上经过。
开车的是23岁的青年、鲤鱼洲农民李增明。
库区的一个白点,让他不由自主地把车速放慢。
在即将驶离库区时,他毅然调转车头,回到白点附近。
初步判断,那是一只大鸟。
白鸟一直试图飞起来,但是都没有成功。
“可能是一只白鹭。”
李增明脱下外衣,朝水里走去。
4月底,水库里的水还是有点冷,
只穿一条短裤的李增明直打哆嗦。
“水库是我伯伯承包的,不能让这只鸟死在水库里。”
“要是死在这里,伯伯是有责任的。”
水浸到了上半身,他感觉很冷。好在他水性好,熟悉这片水域。
走着走着,水深了,身高只有1.6米的他,又往前游了六七米。
到了浅水区,才接近那只白鸟。
刚被救时,“爱爱”毛色脏乱。(图片由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提供)
“是一只白鹤!”
他用树枝顶住白鹤的身子,轻轻地往沙洲上推。
推了将近20分钟,终于把白鹤推到了洲上。
白鹤站在洲上,两眼无神,浑身无力,一动不动。
李增明心软了,“如果我扔下它不管,它必死无疑。”
他把白鹤抱到公路上。
风吹得李增明瑟瑟发抖。
这时,有个骑摩托车的男人路过,看到了白鹤,
对李增明说:“卖不卖?”
李增明心想:“这也能卖?出多少钱我都不卖!”
他在电话里对伯伯李明泉说,他救了一只白鹤,好像飞不动了。
李明泉急了:“你赶紧送到我这里来,我马上报警!”
他让侄儿回家换衣服,把白鹤转移到自己车上,直奔派出所而去。
傍晚时分,经过五星派出所、鲤鱼洲管理处、南昌市林业局紧急接力,
白鹤被送到了救护中心。
工作人员为“爱爱”进行治疗。(图片由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提供)
交接时,填写的野生动物接收记录表:“精神不振,毛色脏乱。”
进一步体检:体长1200毫米,嘴峰长175毫米,体温38.2℃,体重3750克。
凭经验判断,这是一只亚成体白鹤,2岁不到,还未成年。
专家认为:“体温偏低,体重偏轻,但没有外伤。我认为它‘落单’,是营养严重不良造成的。”
一开始,白鹤很惧怕,不肯主动进食,不走动。
工作人员给它人工灌服食物,输营养液;
到了第5天,白鹤活动自如,还会偷偷进食;
又过了两天,白鹤的粪便有点异常。
工作人员将调理胃肠道的药物注入小鱼体内,再把小鱼喂给白鹤食用。
这招效果很好,白鹤粪便又恢复正常了。
送 鹤
大自然才是它的乐园,白鹤大部队才是它的家
四五月的鄱阳湖,已经不见白鹤的身影。
白鹤的大部队,正在回迁西伯利亚的路上。
救护野生动物的原则——野生动物离开种群的时间,越短越好。
否则,可能会丧失野外生存能力。
全球野生白鹤不到4000只,
如果一直圈养下去,将造成莫大的损失。
江西林业部门决定——
坐飞机送鹤,追赶北迁大部队!
为运送“爱爱”量身定制的箱子。(图片由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提供)
此时,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还有1000多只白鹤在活动。
专家:“送它到莫莫格去,说不定它还能找到‘对象’呢。”
以前,江西只有接收外地野生动物来鄱阳湖放归的案例。
到外省放飞白鹤,还是头一回。
吉林有关方面5月4日传来消息:
白鹤大部队一般5月10日前离开莫莫格,
然后继续北上。
“爱爱”被放归大自然。(图片由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提供)
十万火急——
当天,致吉林林业部门的商请函从江西发出;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特事特办,很快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5月6日,为这只白鹤量身定制的箱子送到了救护中心。
同一天,一家电视台为这只白鹤征集名字。
一位名叫“大军”的网友说:
“我给这只因营养不良掉队的白鹤取名‘爱爱’。
因为它在江西得到了众多好心人的关爱。
希望白鹤‘爱爱’明年再来江西做客。”
一时间,“爱爱”成了江西家喻户晓的“明星鸟”。
5月7日,专车将“爱爱”送到昌北国际机场机坪。
货运代理公司专门为“爱爱”腾出了一个货舱。
傍晚,“爱爱”乘坐的飞机降落在长春。
机场方面为“爱爱”开辟了绿色通道……
从长春到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00多公里。
5月8日一早,“爱爱”乘车向莫莫格出发。
9时许,前方传来消息:“放飞地白鹤只剩200只左右。”
不一会儿,消息再次传来:“白鹤大部队已开始迁徙。”
司机紧踩油门,和白鹤大部队赛跑……
中午时分,远方出现了大片沼泽。沼泽之上,碧空如洗。
白鹤们在做“热身”运动,
这是出发前的“演练”——
在迁徙过程中,白鹤各自分工,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
形成有利气流“推”着它们长途跋涉。
“爱爱”被抱出箱子。
它的双腿上,分别套上了彩环和金属环。
彩环上的标识是“S26”,金属环上的标识是“Q02-1938”。
“爱爱”似乎听到了同伴在召唤,
把头扭向了鹤群活动的方向,
并开始挪动细细的双腿,朝前方走去……
寻 鹤
“我们一直在猜测、煎熬的等待中度过”
归队的“爱爱”,时刻牵动着江西人民的心。
2018年5月29日8时许,
工作人员打开电脑查看卫星跟踪系统——
数据终止在2018年5月28日19时18分。
“爱爱”失联了。
揪心的猜测——
“爱爱”去西伯利亚了吗?
即便去了,也应该有信号呀。
跟踪器坏了?
遭到不测?
…………
从江西省委书记,
到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
都在追寻“爱爱”的下落。
国际鹤类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
同时发布“爱爱”的信息,
发动往年白鹤途经的15个省的野保机构密切关注。
吉林工作人员根据“爱爱”放飞后的跟踪位点情况,
多次到最后数据点附近的高岗上观察,
但都没有发现白鹤。
…………
摄影爱好者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白鹤“爱爱”(右)及其伴侣。(刘涛 摄)
转眼,冬天来了。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多了起来。
一位年长的摄影爱好者,背着“长枪短炮”,走进一片开阔地。
他就是河口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黄高潮。
他稳定好相机,慢慢拉近镜头——
两只白鹤正在悠闲地散步……
其中一只白鹤背部隆起,一只脚套着彩环,另一只脚套着金属环。
仔细看,彩环上的标识是“S26”。
作为“鸟友”兼“摄友”,
最激动的是拍到白鹤;
最难得的是——
拍到背上有卫星跟踪器、脚上戴着彩环的白鹤。
摁下快门。捕捉到了这对白鹤最生动的瞬间——
在草地上闲庭信步,
或一前一后,或并肩而行;
或昂首,或觅食;
或相望,或对舞。
走着走着,“S26”突然助跑、腾跳、展翅,三两下就飞了起来,
紧随其后的另一只白鹤也在瞬间飞起。
一对情侣,形影不离,翱翔天际。
2019年元旦,“S26”的照片,发到了微信群。
被转发到“东营观鸟”微信群,
随即,被转发到了“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大家”微信群……
1月3日,江西林业部门的同志们看到了“爱爱”的照片。
信步 2018年12月22日,黄河口。
对视 2018年12月22日,黄河口。
预备 2018年12月22日,黄河口。
助跑 2018年12月22日,黄河口。
起飞 2018年12月22日,黄河口。
幸福的时刻——
“今天有‘鸟友’在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拍到了和我们失联7个多月的白鹤……
我们一直在猜测、煎熬的等待中度过,现在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它还坚强地活着,而且活得很幸福!”
2019年1月11日,东亚水鸟守护者水鸟监测专业培训班在江苏盐城举行。
主办方破例安排江西专家给大家讲述“S26”的故事。
“找到‘爱爱’,是缘分加巧合。但是这突然、偶然的背后,是有其必然的。”
班上响起了热烈掌声……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淡水项目经理施雪莲当即点评:
“江西省从上到下关心候鸟、关注‘S26’,
是鄱阳湖候鸟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是找到‘爱爱’的前提。”
盼 鹤
“希望它只是在那里停歇一下,再回鄱阳湖就好了”
2018年12月22日,黄河口。
这几天,黄高潮仍然在黄河口拍鸟。
他既盼“爱爱”别走,继续呆在黄河口越冬,又盼它南飞到鄱阳湖。
“江西保护候鸟的决心大,力度大。鄱阳湖生态越来越好,无疑是候鸟最理想的越冬地。”他对“鸟友”说,
相信自己能再次拍到“爱爱”。
“如果‘爱爱’回到了鄱阳湖,今年春天候鸟北迁,还会路过黄河三角洲。
到那个时候,说不定‘爱爱’还带着小鹤呢。”
江西人民则希望——
“它只是在那里停歇一下,再回鄱阳湖就好了!”
1月9日,黄河口管理站副站长张树岩拍到了“爱爱”和它的伴侣。
12日下午,“鸟友”刘涛又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稻田里,
拍到了“爱爱”和它的伴侣。
“爱爱”的照片分享在微信群时,
引起了国际鹤类基金会专家苏立英博士的关注。
她从照片上看出,
“爱爱”次级飞羽的羽枝凋零了。
她提醒白鹤途经的地区加强保护,并赞叹道:
“‘爱爱’非常坚强,难得它从繁殖地飞了这么远!”
专家建议:不要再去捕捉“爱爱”作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苏立英博士很赞同:“只要不是人祸,‘爱爱’何去何从,我们都应该坦然接受。”
李增明仍经常带着妻儿去南昌,
路过扁担港库区时,偶尔也会回望一眼那片沙洲,
“那只亲手救过的白鹤,还会回来吗?”
(图片除注明外,均由黄高潮拍摄)
来源:江报客户端
编辑:万晴
签发:邱虎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白鹤“爱爱”的故事(爱爱的故事)